我曾经两次去过陕西,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是革命的圣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那时候多少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来到这里追寻自己的理想。
这里是广阔的天地。在那个黑白颠倒、美丑错乱的特殊时期,这里接纳了多少年轻而不甘平庸的灵魂。就像陶海粟所说,在延川这个全国贫困县的贫瘠土地上,却在同时期中走出了习近平、孙立哲、路遥、史铁生等一批不甘平庸的青年。
这里是平凡的世界。在现实的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中,多少年轻人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书写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
这里是文化的热土。改革开放的年代,在多少人沉浸在蔚蓝色文明中无法自拔时,张楚、郑钧、许巍的歌声用秦腔演绎中国人自己的蓝调,续写了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我发觉,在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年轻人总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家园、精神的慰藉与理想的升华。我觉得这不是偶然,我们可以很轻松找到至少三个原因。
第一,这里孕育了中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与许多美好的人格品质。对每个人来说,今天的气质,藏着过去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我们都能在这片大地上找到灵魂深处的回响。
第二,这里有近乎民族图腾的河流与高原,有让中华儿女生于斯长于斯,赖以生存的黄土地,塑造了我们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民族特色。
第三,这里有冷峻的自然地理,锻炼了中华民族迎难而上、不惧艰险、人定胜天的不屈精神。
有句古话说得好,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所以在历史宏大叙事的悲壮转折中,青年人总能在这里追寻自己的气质,领悟处事的道理,培养坚忍的精神。
今天,我们也走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下,普惠金融是一个值得耕耘的神奇领域。
首先,普惠的理念,是无比美好的理念。普天之下,莫非大同之地,率土之滨,莫非和谐之民。普惠的理念是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
其次,普惠的实践,是我们携手对抗贫穷、困难与未知的实践,它锻炼了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再次,普惠的世界,是一个信息、价值、物质流动交织的复杂世界,它能真正锻炼我们开拓创新的方法。
青年人怀着普惠的理念,进行普惠的实践,必将造就一个普惠的世界。
我想起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十多年前写的一篇小说,说有个年轻人,毕业后放弃了镇政府工作的机会,到陕北贫困山区去当一名乡村教师,但不幸罹患癌症晚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尽最后力气教完了孩子们牛顿三定律。但正好这个时候有两个星际文明在银河系打仗,需要摧毁一批低等级文明恒星系建立隔离区。在对太阳系进行文明等级测试时,恰好抽到了这位老师的学生,他们答对了关于力学方面的问题,并代表地球文明通过了测试,从而给人类留下了继续发展普惠金融,构建美好社会的机会。
我想起这个,不是想学习总书记去赵家河搞社教工作,而是联想起,普惠金融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未来将会达到什么样子。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末尾对青年人提出殷切期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要在本职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