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要素 | 会计科目/账户 | ||
---|---|---|---|
旧准则 | 新准则 | ||
1 | 资产 | 资产类 | 资产类 |
2 | 负债 | 负债类 | 负债类 |
3 | 所有者权益 | 所有者权益类 | 所有者权益类 |
4 | 收入 | 收益类 | 损益类 |
5 | 费用 | 成本费用类 | 成本类 |
6 | 利润 | 共同类 |
可以看到,新准则中的共同类会计科目/账户都是旧准则中所没有的。
“借增贷减”与“借减贷增”
根据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移项可得: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可知等式左边的科目增加时,等式右边的科目也必然要增加,这样才能维持等式平衡。又由于“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可知当等式左边的增加额写入借方时,等式右边的增加额必须要写入贷方,这样才能维持借贷相等。
于是有:等式左边的“资产”、“费用”类账户都是借增贷减;而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都是借减贷增。
一点补充
对于会计要素、旧准则账户分类、新准则账户分类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以为可以约略看成:
会计要素 | 旧准则账户分类 | 新准则账户分类 |
---|---|---|
资产要素 | 资产类账户 | 资产类账户 |
负债要素 | 负债类账户 | 负债类账户 |
所有者权益要素 | 所有者权益账户 | 所有者权益账户 |
收入要素 | 收益类账户 | 损益类账户 |
费用要素 | 成本费用类账户 | 成本类账户 |
可见对于“等式左边的资产、费用类账户都是借增贷减;而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都是借减贷增”这一规则,新旧准则都是基本适用的。
而新准则中的“共同类”账户,则主要包括: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似乎主要与金融企业有关。
[mathj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