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个过程,生活是一种体验

曾有一次和一位长辈吃饭,他说,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阶段做一个阶段的事情,把每个阶段的事情做好了,也就无怨无求了。

的确,从小我们汲汲于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从期末考试到中考高考,从毕业设计到寻找工作,从成家立业到结婚生子,人生就是一个波浪连着一个波浪的过程,在这其中有人享受了弄潮的浮华,有人忍受了谷底的寂寥,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都经受住了风浪的考验,顺利到达了人生中的彼岸。

Continue reading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这是我最推崇的写作观。曾在天涯上看过一帖,对比方文山和林夕的词。作者毫不讳言,相比《滕王阁序》,他更喜欢《岳阳楼记》。为什么?因为后者所载的“道”与精神,较之前者更胜一筹。他进而指出,方的词近乎罗列陈述,而林夕的词却有一唱三叹的“道”。古来传世之文,鲜有唯修辞者。犹记得高中语文评价《左传》及先秦诸文,“文学价值不高”,但个中智慧与道理,成就了这些传世之作。

Continue reading

晚上看了《建党伟业》

我的感觉是《建党伟业》比《建国大业》好,可以给三颗星。但它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影国器在不能以纪录片手法来争取愚乐至死的庶民观众的情况下,却又没能塑造出真正丰满的人物;御用导演似乎尚缺乏以具象来展开宏大叙事的能力,手中最大的戏码仿佛只有慷慨激昂的抽象语言和壮怀激烈的肢体动作。说到底,这是一种类型片,一种在豆瓣上还不能放开来评分的类型。

Continue reading

和谐的灵感

我有一种感觉,以前的作曲家都把交响曲、协奏曲做绝了,以致现在无人能超越他们的高度。从巴洛克时代起,及至浪漫主义时代,那些作曲家们几乎把优美动听的旋律组合都发掘殆尽,结果接下来的作曲家只好在其他方面寻求创新,希望给人以新鲜的感受。于是有的人搞“印象派”,写出让我不知所云的曲子;有人突破以往的曲式定规,卖弄出新的奇技淫巧;有人刻意加入令人不适的不协和音程;等等等等。像帕格尼尼,他开创出很多全新的小提琴演奏技巧,从而极大丰富了小提琴的音色与表现力。我就想,要是还有足够多的优美旋律组合供作曲家发掘,又何必去殚筋竭虑于这些貌似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Continue reading

关于解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一点想法

高等数学(下册)对“通解”的定义是:

如果微分方程的解中含有任意常数,且任意常数的个数与微分方程的阶数相同,这样的解叫做微分方程的通解。(脚注:这里所说的任意常数是相互独立的,就是说,它们不能合并而使得任意常数的个数减少(参看本章第七节关于函数的线性相关性).)

Continue reading